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

雨傘節

雨傘節、白節蛇(閩南語)、紮Y節(客家語)
學名: Bungarus multicinctus
英 名:Taiwan banded krait
分 類:Squamata(有 鱗 目)Elapidae(蝙 蝠 蛇 科)


特徵:為陸地毒蛇中毒性最強之神經毒bungarotoxin及心臟毒,其性情溫和,除受傷或受威脅外很少主動攻擊人類,頭部為橢圓形,背鱗為15縱列,體背有明顯黑白相間之環節斑紋,是臺灣所產陸生毒蛇中毒性最強者。

生態習性:卵生,常棲息於水邊,出沒於黃昏、喜歡夜間活動;以其他種蛇類、蜥蜴、鱔魚、泥鰍為食。

棲息地分布:台灣、金門、馬祖低海拔地區之水域、溪流、水塘之岸邊。

咬傷局部症狀:針樣牙痕不易看清楚,被咬後傷口有搔癢如螞蟻在皮膚爬動感覺、有怕風症狀,視覺模糊,舌根麻木,流涎呼吸困難等症狀

性情溫和,很少主動攻擊人,但由於人們被咬後不會感覺疼痛,等到呼吸困難、全身痲痹,再送醫時,往往已經回天乏術。

眼鏡蛇

飯匙倩、眼鏡蛇、飯鏟頭(客家語)
英 名:Chinese common cobra
分 類:Squamata(有 鱗 目)Elapidae(蝙 蝠 蛇 科)

特徵:中大型神經性毒蛇,有棕褐色、褐色、深褐色,其腹部為黑色者體型較大,平常頭部為橢圓形。

生態習性:卵生,受干擾發怒時,頭頸噴張呈扁平飯匙狀,會發出『噴氣嘶嘶聲』,頸背有寬白紋,內有黑點,擴張時看似戴眼鏡。

棲息地分布:全台中低海拔乾旱農墾地、果園、灌叢混生之山坡地;大部分在日間活動覓食,以鼠類、蛙類為食。

咬傷局部症狀:牙痕淺小,傷口少許出血,很快變黑,周圍併發血水泡。

青竹絲

赤尾青竹絲、赤尾鮐、青竹絲、青竹鏢、竹葉青
學名
: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(schnidt)
英 名:Taiwan bamboo viper
分 類:Squamata(有 鱗 目)Viperidae(蝮 蛇 科)

特徵:小型出血性毒蛇,頸細頭大呈三角形且體色翠綠,紅眼睛,體軀兩側有各有一條白色或紅白雙色縱線,尾巴為紅磚色故稱赤尾,常有人將其與無毒的青蛇相混淆,背鱗列數為21列。

其與無毒的青蛇在外形上可明顯區分的特徵是
赤尾青竹絲的頸部細長,頭呈明顯的三角形;青蛇頭部則為橢圓形。
赤尾青竹絲的身體兩側有一條自頸部延伸至尾的白色縱線;青蛇則無。
赤尾青竹絲之尾部為磚紅色;青蛇則為通體綠色。
大部分雄性赤尾青竹絲體側的白色縱線下,尚有一條紅色縱線。

生態習性:卵胎生,大部分夜間活動,纏繞灌叢林樹枝上,以鳥類、鼠、蛙類為主食,受干擾時頭部會抬起、身體捲縮,尾巴搖擺不停,為攻擊前兆,由平地到兩千多公尺山區的各類型環境多能發現到牠的蹤跡。

棲息地分布:全省中低海拔灌木林、竹林、山溝、溪谷、農墾旱地。

咬傷症狀:咬傷時見點狀黑色牙痕,四周快速腫脹,皮膚、肌肉壞死變黑,周邊長水泡,傷口流出血水,傷口感覺灼痛。

龜殼花

龜殼花、烙鐵頭
學名: Trimersurus mucrosquamatus(Cantor)
英 名:Turtle-designed snake
分 類:Squamata(有 鱗 目)Viperidae(蝮 蛇 科)

特徵:為出血性中型毒蛇,頸細頭大呈三角形,體背為褐色或棕褐色,並有一系列不規則形的黑色斑塊,背鱗為26-27縱列,並具有不規則深茶色圓形斑塊之三條龜殼樣花紋。

生態習性:夜間活動,棲息廢棄房屋、木材堆,以鳥類、野鼠、蛙蜥蜴、為主食,受干擾頭部會抬起、身體捲縮,尾巴搖擺不停,為攻擊之前兆,部分個體具較強的攻擊性,遇晃動之光影便立刻攻擊。

棲息地分布:全省中低海拔灌木林、竹林、山溝溪谷、農舍旱地。

咬傷症狀:咬傷數分鐘可清楚看見點狀黑色牙痕,傷口四周快速腫脹,皮膚、肌肉壞死變黑,長水泡,傷口不停流出血水,感覺如烙鐵灼傷之刺痛,壞死區因蛇毒注入深淺多寡而異。

百步蛇

百步蛇、尖吻蝮、五步蛇
學名: Deiagkistrodon acutus(Gunther)
英 名:Hundred pacer sharp-nosed viper
分 類:Squamata(有 鱗 目)Viperidae(蝮 蛇 科)

特徵:為出血性毒蛇,體型粗短之中型卵生毒蛇,頭大頸細,鼻吻向上翹起典型成三角形,頭部頂方為褐色,體側有明顯黑褐色正三角形斑紋,腹部有黑色黑點,尾部黑褐色,是台灣體型最大毒蛇。

生態習性:日夜均會活動,因雨天尤為活躍,平時停棲在落葉林底層,鳥類、野鼠為主食,受干擾時頭部會抬起,亦會發出嘶嘶警戒聲及尾巴搖擺不停。

棲息地分布:分布於海拔1300公尺以下的中、低海拔山區,本省花蓮、台東、屏東、高雄地區,較常發現,棲息於闊葉林、竹林與少干擾的溪谷等環境。

咬傷症狀:咬傷數分鐘內可清楚看見點狀壞死黑色牙痕,傷口深、牙痕間距寬,快速腫脹,皮膚、肌肉變黑壞死,牙痕周邊長水泡,傷口流出血水,感覺燒灼刺痛,壞死區域大小視蛇毒注入深淺多寡而異。

鎖蛇

鎖蛇、鎖鏈蛇、鏈仔蛇、七步紅
學名:Vipera russellii formosensis
英名:Russell's viper

特徵:為本省第六大毒蛇,屬於神經性、出血性雙重毒性之毒蛇,為中型蛇類,體背有卵圓形外為灰白色,內為褐色或深褐色之三條縱列鐵鏈圖形之斑紋,腹部呈白色並布滿黑色小點。

生態習性:卵胎生,以鼠類為食物,行動緩慢,以側橫爬行,受驚嚇時會捲縮成圓圈狀,會發出刺耳的嘶嘶聲,並有出奇不意攻擊人之動作。

棲息地分布:分布本省花蓮、台東、高雄、屏東、南投等中低海拔地區,棲息於山區或開墾旱地,河床礫灘地及甘蔗田。

咬傷症狀:見點狀黑色牙痕,牙痕四周腫脹,皮膚、肌肉變黑壞死,周邊長水泡,傷口流出血水。

青竹絲(影片)